帐号登录
 两周内自动登录 忘记密码?
还没有账号?免费注册
社交帐号登录

二十大观察丨经济航向不变,高质量发展一以贯之

  • 香港商报《港湘深一度》
  • 2022/10/18 18:26
分享到:
  • 收藏
  • 24.7万

——学习二十大报告系列评论之二


20大.jpg


二十大报告指出,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。


何为首要,就是头等重要,这说明了高质量发展分量之厚重。


高质量发展是党的十九大根据我国发展阶段、发展环境、发展条件作出的重大科学判断,二十大再次强调和重申,表明我国未来的经济航向不变,我国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、效率变革、动力变革的决心不变。


这也意味着,尽管目前国际形势深刻复杂,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交织,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,国内经济面临需求收缩、供给冲击和预期转弱的压力,但我们不会因此放弃质的提高。


换句话说:开弓没有回头箭,我们不会走低水平粗放式发展的老路。


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,是聚焦国情国力、人民需求变化,实现从“有没有”到“好不好”的深刻转变,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。


高质量发展,一言以蔽之,就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,即让创新成为第一动力、协调成为内生特点、绿色成为普遍形态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、共享成为根本目的。


从当下舆论场看,二十大报告把高质量发展放在异常重要的位置,有力廓清了一些迷雾、消除了一些疑惑。比如,要不要坚持市场经济?对外开放的脚步是不是要放缓?


因为,要实现高质量发展,就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,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,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、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。


非凡10年,中国经济取得了辉煌成绩,这离不开中国市场主体与就业人口的持续增长。


10年来,我国市场主体数量年平均增幅达12%;民营企业数量翻了两番,在企业总量中的占比超过九成。随着市场主体总量的持续增加,吸纳了大量就业人口,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年均超过1300万人,也带动了国民收入的逐年提高。


实践证明,不断强化市场机制,形成良性竞争,建立统一开放、竞争有序的高标准市场体系才能不断激发经济活力,必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。


而就在昨天,国家发改委回应了国内外对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一些错误认识。以“国内大循环为主体”,并不是中国要在对外开放上进行大幅收缩,甚至搞自给自足的经济,中国扩大高水平开放的决心不会变,同世界分享发展机遇的决心不会变,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、包容、普惠、平衡、共赢方向发展的决心也不会变。


因此,要实现高质量发展,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,不能畸轻畸重、以偏概全,更不能脱离实际乱干。


需要特别指出的是,高质量发展不只是一个经济要求,而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总要求。


从十九大到二十大,对高质量发展的念兹在兹正说明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是权宜之计,而是立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选择。


如果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,那么高质量发展就是这艘巨轮的强力引擎。

分享到: